【臺南訊】春節連假將至,正是返鄉團聚與出遊走春的好時機!臺南市政府邀請民眾在享用美食、與親友共度佳節之餘,不妨安排到低碳社區內的特色景點走走,探索低碳特色,體驗過年的熱鬧氛圍。
市長黃偉哲表示,自104年起,臺南市積極響應環境部的「低碳永續家園評等推動計畫」,透過輔導與資源挹注,推動社區參與評等,迄今全市已有14個社區獲得銀級認證,數量全國最多。這些社區從生態綠化、綠能節電、綠色運輸、資源循環、低碳生活與永續經營六大面向展現亮眼減碳成果,擁有許多特色景點,值得走訪。
鹽水地區充滿歷史與文化魅力,月津港燈節是元宵節必訪行程。漫步鹽水老街,可欣賞光影美學與紅磚老屋的風采。橋南社區推動舊建築再利用,展現鹽水文化底蘊。
南化水庫風景優美,吸引許多自行車隊與路跑團體。沿台84線前往,可順道造訪玉井區天埔社區,該社區推廣絲瓜產業與食農教育,並介紹山坡地植被對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是環境教育的典範。
善化區以甘蔗和芝麻等農特產品聞名,除了善化糖廠,附近溪美社區的森林公園與華瑞生態池也維護得相當不錯,適合春節踏青。
奇美博物館與十鼓文創園區適合全家同樂,可靜態欣賞藝術珍品或動態參與互動設施。鄰近的二行社區設有堤岸自行車道,沿途可欣賞二仁溪濕地景觀,體驗自然與人文的結合之美。
環保局表示,今年將持續輔導社區參與低碳永續家園評等,預計新增1處銀級社區與20處銅級社區,進一步擴大低碳行動的影響力。誠摯邀請大家在春節假期走訪這些景點,感受低碳生活的魅力。如有意深入體驗社區的淨零永續成果,也可於年節後與社區預約參訪活動。
春天來臨,正是新社枇杷金黃成熟的時節!為推廣在地農業與食農教育體驗活動,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輔導新社區農會推出「2025四季農業旅遊結合食農教育套裝遊程」,於9... 詳全文 »
屏東縣政府攜手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開辦「傷害」及「微型火災不便費用保險」,自105年開辦迄今,已有59位獲得理賠,金額已突破1,200萬元。 屏... 詳全文 »
【基隆訊】為強化建築物施工期間的用火用電安全管理,減少因消防設備關閉或系統異動而引發火災的風險,基隆市消防局於4月10日下午召開「建築物涉及施工中消防防護計... 詳全文 »
【新竹訊】新竹縣政府4月9日於敏實科技大學舉辦「第10屆原住民族語單詞競賽新竹區初賽」,來自全縣約200名國中小選手同場競爭,最終由國小組前三名嘉興國小、新... 詳全文 »
【臺南訊】臺南市長黃偉哲重視農村經濟發展,為輔導農村社區,臺南市政府農業局與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持續推動農村再生,透過年度農村再生執行計畫輔導社區研發... 詳全文 »
屏東鳳梨季正式登場!4月12日至13日屏東縣政府及屏東縣農會於台北希望廣場舉辦「屏東縣鳳梨暨農特產品展售活動」,集結縣內品質優良農畜產品,將南國的陽光美味從... 詳全文 »
【新竹訊】新竹縣政府稅務局提醒,民眾若將土地借名登記於他人名下,即使日後依調解或法院判決返還,因屬土地所有權移轉,依法須申報並繳納土地增值稅。 舉例而言,... 詳全文 »
屏東縣仁愛國小風雨球場斥資4,500萬元興建,於今(12)日正式啟用,適逢仁愛國小建校100週年,該校畢業的「大學長」蘇貞昌特地返校,與屏東縣長周春米一同出... 詳全文 »
為期四天的「2025新加坡國際食品展(FHA-Food&Beverage2025)」今日圓滿落幕,屏東隊12家在地廠商準備了127樣產品參展;老字號... 詳全文 »
【高雄訊】高市府都發局首辦的「淨零互動裝置創作競賽」,經過第一階段在「橫山共創基地」五天密集工作坊,9組報名參賽隊伍完成的模型作品,在裝置的互動性、永續材料... 詳全文 »
【臺南訊】隨著天氣漸漸轉熱,大家都開始規劃清涼消暑的水域遊憩活動,臺南市氣候及日照十分適合水域遊憩體驗活動,黃偉哲市長特別重視遊客安全,提醒遊客在開心玩樂之... 詳全文 »
4月屏東音樂祭連發!繼台灣祭後,令人期待的「屏東三大日音樂節」於11日起一連3天在屏東縣體育館前草地展開,首日以經典金曲揭開序幕,由孫淑媚、曾心梅、殷正洋、... 詳全文 »
因應全球節能減碳浪潮,政府加速推動綠能發展,行政院於2022年頒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預計透過「先大後小、以大帶小」,結合產業公協會及... 詳全文 »
【臺南訊】「全臺白龍庵如性慈敬堂八家將」創立於1904年,具百年以上之歷史,傳承迄今已歷5代,近年更積極推廣,參與各類展演及講座,維繫家將文化於不墜,113... 詳全文 »
第四屆【2025衛武營國際音樂節】將於4/11(五)至4/20(日)展開,由國際樂壇最受矚目的作曲家之一陳銀淑(UnsukCHIN)連續第4年擔任音樂節藝術... 詳全文 »
最近,許多家長發現孩子的成長似乎比同齡人快,女孩提早發育胸部、甚至小學就有月經來潮;男孩小學五年級就長體毛、聲音變得低沉,讓人不禁擔心:「這樣正常嗎?」臺北...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