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年華超過18萬人次 營業額破850萬 高雄隊成績再創顛峰 累計25金17銀29銅
- 屏東縣第65屆國民中小學科學展覽會頒獎 「屏築科夢 探索無界」 見證科普教育成果
- 高雄夢時代小白熊20周年期間限定店 打造5大主題區及拍照打卡新聖地
- 兒童節連假新去處「麻豆總爺甘蔗五感遊戲場」啟用黃偉哲打造全齡適宜特色公園
- 2025屏東兒童節連假旅遊趣 屏縣推12條親子走讀遊程!
- 侯友宜推動汐東捷運汐止第一條捷運成真!汐東線全面動工!與基隆捷運、民生線”無縫接軌”
特色介紹
遠自明鄭時期,漢人自台江內海(今之安平至鹿耳門一帶),溯航新港溪(今之鹽水溪),及其上游許寬溪(今之許縣溪)進入新豐里,墾荒聚落後,該地稱為「香洋仔」或是「小 香洋」,在明鄭氏台灣軍備圖記內就有小香洋民社之記載。
開拓「香洋仔」之居民為景仰關夫子聖德及祈求民安雨順,就建土屋葺茅茨堂宇供奉,以便朝夕膜拜,距今已有三百餘年。
根據清康熙五十九年(西元1720年)歲貢生陳文達編纂的台灣縣志卷九寺廟條云:「在新豐里關帝廟,偽時建」,偽時指明鄭時代。文中所指的「關帝廟」即現今關廟鄉的山西宮關帝廟。山西宮相傳源自於明鄭時期,至今已有三百餘年。與歸仁仁壽宮、歸仁保西代天府,稱作臺灣府城東門城外三大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