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內門宋江陣熱鬧開幕 陳其邁:活動精彩可期 歡迎共襄盛舉
- 非客家重點區也能發光!新市國小榮獲客語教學績優校園獎黃偉哲市長市政會議表揚
- 台灣高鐵母親節疏運 4/11(五)凌晨開放購票 溫馨加碼8班「大學生5折孝親優惠列車」
- 南市府感謝企業響應購物節贊助價值850萬大獎黃偉哲:盼為振興經濟共同努力
- 奔跑吧!毛孩 燕巢寵物區打造毛孩專屬天地
- 清明連假去哪玩?絕不能錯過最歡樂的生活美食展! 「2025統一集團生活美學館」高雄夢時代4/3-4/6盛大登場
特色介紹
遠自明鄭時期,漢人自台江內海(今之安平至鹿耳門一帶),溯航新港溪(今之鹽水溪),及其上游許寬溪(今之許縣溪)進入新豐里,墾荒聚落後,該地稱為「香洋仔」或是「小 香洋」,在明鄭氏台灣軍備圖記內就有小香洋民社之記載。
開拓「香洋仔」之居民為景仰關夫子聖德及祈求民安雨順,就建土屋葺茅茨堂宇供奉,以便朝夕膜拜,距今已有三百餘年。
根據清康熙五十九年(西元1720年)歲貢生陳文達編纂的台灣縣志卷九寺廟條云:「在新豐里關帝廟,偽時建」,偽時指明鄭時代。文中所指的「關帝廟」即現今關廟鄉的山西宮關帝廟。山西宮相傳源自於明鄭時期,至今已有三百餘年。與歸仁仁壽宮、歸仁保西代天府,稱作臺灣府城東門城外三大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