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梧國中轉型公辦民營實驗學校縣長張麗善盼培育品格力、學習力、文化力學生
【雲林訊】雲林縣第四所轉型為公辦民營實驗學校-宜梧國中1日舉行揭牌典禮。縣長張麗善表示,誠致教育基金會所推動KIST(KIPP Inspired School in Taiwan)教育,其品格力、學習力及文化力核心理念,與縣府推動的品德教育政策價值契合,讓每個孩子都能獲得公平發展天賦的舞台,努力學習友善待人。口湖鄉宜梧國中因少子化及人口外流影響,學生人數逐年下降,從全盛時期12班、536人,到113學年度減少至5班38人。議員黃文祥等為避免宜梧國中陷入學生持續流失惡性循環,多次於議會提案,建議依教育部實驗三法轉型為實驗學校。並經專案評估、公聽會、公告受理及經營計畫書審查等程序,本學年度起委由財團法人誠致教育基金會辦理。
張麗善縣長指出,縣內目前有四所實驗學校,在誠致教育基金會帶來豐富資源與創新教學模式,都有非常好的成效,也獲得家長與學生肯定。相信未來也會為宜梧國中注入新的生命力,給予孩子一個發展潛力舞台,培育自信、有品,能自主學習與解決問題的人。
張縣長表示,縣府期待學校成為「以品格為優先的全人教育」學校,發展學生品格力、學習力、文化力三大核心能力,奠定孩子本身品格教育的基礎,同時融合在地產業文化與環境生態。未來在基金會、學校與縣府教育處共同合作下,讓孩子從學習中建立自信,從家鄉認識世界。讓孩子在地就學,不必外漂至外地求學。宜梧國中校長張碩玲表示,宜梧國中從偏鄉學生流失嚴重學校,轉型為實驗學校,一路走來,獲得張麗善縣長、黃文祥議員、李龍飛鄉長,教育處長邱孝文與教育處同仁,及眾多地方民意代表支持照顧,師生充滿感恩與幸福。
張碩玲說,學校教師團隊一定努力實現KIST教育精神,讓每個孩子有公平發展天賦舞臺的機會。無論在課程教學或是品格力、學習力與文化力,都能夠有更正向的成長,讓孩子成為一個願意學習愛土地愛家鄉,能夠勇敢的去探索這個世界正向人格的好孩子。
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李吉仁指出,基金會於106學年度開始進入雲林縣拯民國小推展KIST教育,二年後又增加樟湖國中小,這二個學校所產生的改變經驗、合作的成果,都已被看見。也基於這樣的信任,基金會承接了這個位於雲林南端的海線學校,希望能夠將KIST成功經驗注入這所學校,在不廢校的前提下,讓在地的小校有優質的跳躍,讓孩子有走出家鄉能力,未來能夠有回饋家鄉的情懷。為台灣教育建立一個區域或地方教育的典範。積極推動宜梧國中轉型的黃文祥議員感謝縣長張麗善與縣府團隊協助,促成這項教育願景工程,讓宜梧國中能夠藉由轉型蛻變,拉近教育的城鄉差距,給孩子都有公平、有發展學習舞台。
宜梧國中揭牌典禮包括縣長張麗善、縣政總顧問張清良、教育處長邱孝文、議員黃文祥、口湖鄉長李龍飛、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李吉仁、校長張碩玲與全體師生及鄉親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