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迎接114學年度開學日 全方位升級打造優質學習環境
【新竹訊】114學年度正式開學,新竹縣政府持續挹注教育資源與推動創新政策,從教學環境優化、數位與雙語學習、學生健康促進到幼兒與家庭支持,打造安全、健康、友善的教育環境,為全縣學子鋪設通往未來的成長舞台。
縣長楊文科表示,教育是縣政的根基,也是縣府施政最重要的核心,新竹縣不僅積極興建新校園、汰換學習設施,更重視教育內涵的提升,包括數位學習、雙語環境、健康飲食、心理素養等,目標是讓每一位孩子在竹縣都能快樂學習、自信成長。
新學年度亮點之一,為新竹縣立湖口高中自114學年度起高中與國中各自獨立設校,湖口高中並於9月1日正式遷入王爺壟新校區,迎來嶄新的學年。同時,竹北市新設立文興國小,以紓解竹北區就學人口壓力,擴充區域教育量能。
教育局長楊郡慈補充說明,在學習環境升級方面,新竹縣自114年起推動課桌椅全面更新計畫,逐年將各國中小課桌椅汰換為可調式設計,提供學生舒適健康的學習空間。優先汰換國小六年級及國中三年級課桌椅,全縣預計5萬餘套,總經費1.3億元。
數位學習部分,縣內持續推廣教育部數位學習平臺所開發之AI學習夥伴,包括因材網的「E度」與Cool English「酷英AI英語聊天機器人」,協助學生根據個別學習狀況獲得個人化學習建議,解決學習瓶頸、促進自主學習並提升成效。AI學習夥伴結合學科知識結構,成為學生學習路上的智能助手。
另在雙語教育上,自114學年度起執行「雙語生活化校園計畫」,整合領域課程與姊妹校交流,透過午餐廣播、體育課、公告欄等日常應用場景導入中英雙語,打造雙語情境環境,提升學生實際使用英語的信心與能力。
教育局指出,今年度友善校園週主題為「停!聽!看!一起『調』出『和』諧的友善校園!」,呼應教育部針對生對生事件所推動的「調和程序」,以「輔導先行」的理念處理校園衝突,透過引導學生學習溝通、理解與關係修復,共同討論彌補方式,達成情感支持與衝突化解雙重目的。學校將加強霸凌前兆與求助信號的辨識能力,並建立快速通報及介入處理機制,確保學生在校園中獲得尊重與安全。
今年也特別結合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SEL)的核心理念,從自我覺察與自我管理出發,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社會覺察、人際關係與負責任的決定,建立「面對自己、理解他人、合作共好」的關鍵素養。教育局已啟動「幸福SEL共學圈」推動方案,整合課程發展、師資培育、家庭教育及社區資源,全方位打造更具包容力與關懷力的友善校園環境。
此外,因應糖尿病年輕化趨勢,114學年度起於國民中學學生健康檢查新增血糖檢測項目,協助早期辨識是否有糖尿病或前期傾向,並透過改善飲食習慣、增加運動、減少高糖攝取等介入措施,有效預防慢性病發生;114學年度起,學校午餐在地有機蔬菜供應頻率也由每週2次提升為每週3次,讓孩子吃得健康,同時支持在地農業,帶動友善農作與消費。
面對幼兒就學與教保品質需求,縣府將持續盤點國中小校內閒置空間,逐步增設2歲幼兒專班,公立、非營利及準公共化幼兒園自113學年度起逐年調降師生比,朝1:12目標邁進,同時鼓勵私立幼兒園配合政策跟進,提升幼兒園教保服務品質。
家庭教育支持方面,家庭教育中心於新學年特別為小一新生家長準備「新生禮袋」,透過開學日或新生座談會發送,內容包含「家庭教育寶典線上看」摺頁與教養宣導品,並整合教育部編製的「我和我的孩子」親職教材,協助家長理解子女發展歷程,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與教養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