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園道五地下停車場啟用!邱臣遠代理市長:滿足市民停車需求同步串聯人行空間與城市綠廊
【新竹訊】新竹市政府致力提供市民朋友優質停車空間,全面檢視並積極辦理園道五地下停車場工程,亦廣納周邊里長及里民意見,在各界的努力與期盼下,園道五地下停車場今(25)日正式啟用。
代理市長邱臣遠出席啟用典禮表示,園道五地下停車場鄰近新源市場、清大商圈、住宅區及馬偕醫院新竹分院,屬於中高密度商業活絡區,啟用後將滿足民眾迫切的停車需求,市府更重整停車場上方地面綠帶空間,讓步行 與休憩環境更友善,亦規劃地面層路邊專屬機車格供民眾使用,讓市民朋友有更優質的停車體驗。
邱代理市長表示,市府於112年提出「光復路行人友善升級計畫」三部曲,首部曲「光復路綠門戶」於112年9月23日啟用,攜手清華大學改造新竹市門戶「光復路」,打開圍牆與社區共享開放空間。二部曲「園道五綠廊與步行環境改善計畫」,以及園道五地下停車場於今日正式啟用,地下停車場與馬偕醫院設置連通道,重新整建水源街、新源街破碎人行道,讓民眾方便往返醫院,就醫更加便利。 三部曲「光復路路口安全提升計畫」完成光復路/水源街、建中路、光復高中、建新路、建功路及清華大學北校門等6處路口號誌纜線下地及行人安全改善計畫,包括增設庇護島、行穿線退縮、加強路口照明、調整公車停靠區、簡化動線減少人車衝突等措施。透過工程改善舊城區至清交大學城一帶交通繁忙區域,逐步串聯行人友善環境。
邱代理市長說,考量停車場工期及實用性,市長高虹安上任後重新檢討景觀設計,包括回填土方高程、植栽數量及位置、景觀設施,以簡易綠化及安全性為原則,取消下沉廣場、灌木、短向步道、座椅、部分景觀照明,保留草皮喬木、四周人行道及排水溝、基本照明、四周道路AC重鋪、公車亭等設施,並增設雨遮、排水管,以恢復原大草皮方向為目標,節省經費近1300萬元,並納入新源市場側人行 道、水溝的整建與周邊柏油重鋪,提升停車場周邊整體環境,同時市府在啟用前也主動委託第三方公正單位進行結構安全鑑定,經鑑定安全無虞,讓民眾停車更加安心。
邱代理市長指出,為提供民眾無障礙、便利的通行空間,在新竹市議會的建議下,市府與馬偕醫院取得共識於水源街下方增設地下連通道,經費約688萬元,此工程施工期遭遇多重管線障礙困難,包含台電、自來水、瓦斯及中華電信等管線,市府當時積極與管線單位協調,排除管線問題,並於112年9月23日開放水源街通車,完工後已串聯停車場與馬偕醫院地下空間,讓民眾不必風吹日灑雨淋,方 便停車後就醫。
交通處表示,園道五地下停車場工程總經費3.6億元,中央補助2.8億元,規劃地下2層,汽車位246格,包含6格身心障礙專用車位、12格孕婦及育有6歲以下兒童專用車位,以及24格電動車位專用席,更引入車牌辨識、車位在席顯示、多功能繳費等智慧化的停車管理系統。
交通處補充,園道五地下停車場為全市公有停車場充電樁設置比例最高,佔總車格數量10%,超過一般公有路外停車場充電樁比例為總車格之2%,考量周邊環境及民眾使用需求,共設置24格電動車位。此外,地下停車場可直接連通馬偕醫院,上方公園更可延伸連結至藝文高地與汀甫圳,成為串聯人與綠空間的重要廊道,提供民眾停車、就醫、觀光及休憩的友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