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守護 健康常駐 高醫與您一同關注心臟健康,預防心血管疾病
心臟疾病是十大死因的第二名,僅次於惡性腫瘤。為了讓大眾提高對心血管疾病的警覺性,世界心臟組織聯會將每年的9月29日訂為「世界心臟日」。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以下簡稱高醫)在今(24)日舉辦「心臟守護▪健康常駐-不可不知的隱藏危『肌』」衛教活動,用健康講座、傾聽心跳聲及心跳起伏頻率和疾病症狀連連看等互動方式,讓大家了解心房顫動(AF)、轉甲狀腺素蛋白類澱粉沉積心肌病變(ATTR-CM)及用藥安全,吸引許多民眾參與,提升了大家對健康心血管的認識。
現場氣氛相當熱絡,民眾講座後提問「心跳太快怎麼辦?」、「猝死前會有徵兆嗎?」、「抗擬血藥物應該要怎麼吃?」等,高醫藥學部陳怡儒藥師就分享有民眾在服用抗擬血藥物期間,還吃了保健食品,讓藥物產生加成作用,導致胃出血症狀,因此提醒大家千萬不能輕忽,服用抗凝血藥物時,要再補充任何營養品或食品,都需先詢問專業醫師或藥師。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戴嘉言副院長表示,高醫身為大學附設醫院及醫學中心,以「教學、服務、研究」為宗旨,心血管疾病逐漸成為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提高公眾對這些疾病的認識至關重要。高醫致力提供相關教育資源,幫助大家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心臟健康,希冀與民眾一起攜手,共同為更健康的未來努力!
衛教活動中的健康講座,高醫心臟血管內科許栢超主任進一步介紹了心房顫動的成因、症狀及其對健康的影響。並提到心房顫動(AF)是一種常見的心律不整,會導致心臟跳動不規則,進而增加血液在心腔內淤積的風險,形成血栓。這些血栓若隨著血流進入全身,特別是大腦,可能引發缺血性腦中風。研究顯示,心房顫動患者發生中風的風險是正常人的3至5倍。因此使用抗凝血劑對於降低中風風險至關重要。
高醫藥學部陳怡儒藥師對民眾說明口服抗凝血劑(OACs)能有效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從而降低中風的發生率,並且解釋用藥五大核心的重要性,忘記吃藥時該怎麼辦?以及正確地服用口服抗凝血劑,並呼籲民眾需要按時服用藥物且要遵照醫師指示使用藥品,不可以擅自停藥或減藥。
另外針對不常見的疾病(ATTR-CM),高醫心臟血管內科紀乃宇醫師透過講座,深入探討該疾病的診斷方法、治療選擇及照護,並且特別提到若病人有心衰竭症狀,不要輕忽身體發出的小訊號,像是一些看似無關的症狀都可能是疾病的徵兆,若有心臟衰竭症狀,如疲倦、喘不過氣、水腫,又同時有其他不典型症狀,包含腕隧道症候群、腰椎管狹窄、或是腹瀉及便祕等腸胃問題時,都須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