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滑梯上下樓,串門子拼產值 駁二共創基地最創意有趣的共用空間
【高雄訊】2017年駁二藝術特區的重點計畫「駁二共創基地」, 3月起正式對外營運,位於緊鄰駁二大勇倉庫之華運大樓3、4樓,共1200坪的coworking空間,為剛起步的新創團隊,匯聚產業能量,促進異業交流與產業上下游整合,共創價值、共創知識。共創基地的空間規劃中,令人驚艷的是串連兩個樓層的溜滑梯與鋼管,是大片落地窗外的港區風景,是挑高空間兩層樓高的整面書牆!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局長尹立表示,「共創基地」的「共」代表共好、共用、共享、共生;「創」是創意、創作、創業、創新;「基地」則是「穩固根基、在地紮根」的含意。因應跨界、跨領域的時代變遷,「駁二共創基地」孕育而生,我們也以創意的方式來思考共創基地的空間規劃,讓工作成為一件有趣的事情,讓溝通帶來更多的靈感,期待透過異業結盟,擴散創意的價值,擴大產業規模,推動高雄城市產業的轉型。
兩層共1200坪的駁二共創基地,除了一間一間大小不等的辦公室,還有一整排面海個人座位區,可以月租、年租,還可以日租。由於舊大樓的挑高有限,文化局將天花板拆除,並將三四樓部分公共空間打通,做為跨樓層的國際級設計藝術專業書牆,而往來三、四樓間,不僅可以爬樓梯,還可以溜滑梯、爬鋼管,充分展現創意無限的思維。
尹立表示:「在共創基地裡,串門子是會帶來產值的。」文化局將與產業最相關的部門「駁二營運中心」與「影視暨拍片支援中心」搬遷入內,還邀請智慧財產法律專業之律師事務所以及熟稔創業服務的會計事務所,以「專業鄰居」的身分進駐,提供最直接即時的服務。共創基地更設置有「共議空間」、「共學教室」與「共享食堂」三個機能性場域,「共議空間」為企業級會議空間;「共學教室」由駁二主辦課程講座,亦可租借場域辦理相關活動;「共享食堂」平常作為進駐者用餐與交流空間外,更規劃廚藝教室與餐飲品鑑活動。
首波進駐共創基地的十六個單位中,【一起設計】的成員都是從北部回到高雄的打狗子弟,擅長老屋再造,曾獲2014年ADA新銳建築獎,原想在鹽埕區找間老屋改造為辦公室,因認同駁二共創基地「打群架」的概念,和「一起設計」的精神一致,選擇加入共創,與更多人一起投入在地設計。【odor funder】創辦人洪晟富,從小在鹽埕長大,原與夥伴共同創立香水品牌LFP香料香水實驗室,進行客製化香水服務,為了完成想回到高雄的信念,在駁二獨立創辦「odor funder」,以品牌嗅覺辨識為服務項目。在上海具有相當知名度的【依璨禮服設計】,創辦人呂旻秀回到駁二成立設計部門,希望培育更多台灣設計人才,她表示「連我自己的女兒也選擇就讀屏科大時尚設計系,一同留在南部打拼。」【滾動綠葉工作室】為共創基地最年輕團隊,更是2014年青春設計節參展學生,畢業後成立桌遊工作室進駐母校和春科大育成中心,因為想更直接面對業界挑戰,選擇離開母校扶持,加入共創基地。
駁二共創基地的所在位址,是於民國71年完工華運大樓,同樣位於大勇路上,距離最近的C1.2.3倉庫,僅有一條必信街之隔。當年由台糖公司提供土地,由中華工程興建成十層大樓,台糖公司分得三、四樓與部分一樓(目前營業中的台糖蜜鄰商店)。台糖公司曾在民國84年將四樓出租做為保齡球場,然後在鹽埕人口逐漸外移後,保齡球館歇業,三樓四樓成為台糖辦公室。2015年,台糖遷回橋頭辦公室後,2016年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承租做為共創基地,開始進行內部大改造。
長期以來培育人才是文化局努力的目標政策,從第一代的「高雄文創設計人才駐市回流獎助計畫」,以駐市或個人工作室型態回流高雄,到了第二代的「高雄文創設計人才回流進駐大駁二藝術特區大義倉庫群獎補助計畫」,轉變為快閃店面或是工作坊的形式進駐駁二,而「駁二共創基地」的創建,可說是第三代的文創設計人才扶持計畫。然而「駁二共創基地」所支持的不僅是文創人才,更為所有在高雄創業的新創團隊提供實際運作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