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國際地景藝術節7月30日開幕 林智堅市長誠邀全民體驗欣賞

記者:里報.tw 林家慶 / 新竹市 報導 發佈時間:2016-07-27 15:46:28

  【新竹市訊】後站不僅要美化而且還要藝術化,「新竹市國際地景藝術節」配合後站轉運站啟用與人行道改善工程完工,「軸線翻轉」將於7月30日(六)下午6時30分於新竹火車站後站揭開序幕。市長林智堅表示,透過國內外藝術家共襄盛舉,用藝術妝點後站街區巷弄,讓整個街道變成「美術館」。
 
  林智堅市長表示,新竹市國際地景藝術節邀請國內知名策展人杜昭賢策劃,將以往她所帶領的「都市藝術工作室」執行戶外裝置藝術與台南海安路藝術造街的經驗帶到新竹,為國內地景藝術帶來新的想像,也是新竹市首次辦理國際性地景藝術節,未來將以「大公園」概念打造新竹轉運站周邊環境,歡迎民眾一起來欣賞。
 
  新竹市副市長沈慧虹出席記者會表示,在藝術家製作過程中,邀請社區、學校與志工共同參與創作,有助於建立社區共同意識與城市文化的重塑。也期盼透過一系列的藝文饗宴,讓新竹火轉運站啟用與新竹公園百年慶典,開啟「後新竹時代」,翻轉新竹市發展軸線。
 
  文化局表示,「新竹市國際地景藝術節」從後站延伸至1916園區(新竹公園),共設置了15件戶外裝置藝術作品,展期1年至明年的7月30日止。作品分為兩個區塊,後站區域主題為「風的旅行」、新竹公園周邊區域的設置主題為「歡樂派對」呼應新竹公園百歲生日。開幕式定7月30日下午6時30分於新竹火車站後站舉行。
 
  文化局表示,因應後新竹時代來臨,位於新竹火車站後站的「國道客運新竹轉運站」啟用,7月30與31日規劃一系列藝文活動。7月30日晚間6時30分後站停車場「地景藝術節」開幕,邀請「SEMIFUSA」弦樂六重奏與地景藝術影像結合表演,呈現虛實精采表演。晚間7時「黑金町金曲演唱會」接續上場,邀請董事長樂團、黃連煜、曾雅君、艾怡良、文夏等演出。7月31日晚上7時同樣於後站停車場由明華園戲劇團演出「濟公活佛之雪狐情」,由傳統藝術小生孫翠鳳領銜主演,展開一場驚天動地的人狐之戀。
 
  接著配合「新竹公園百年慶典」,2016新竹市國際玻璃藝術節將於9月3日開幕,以「舉杯歡慶」為主題,集結歐、亞、美、澳等11國及國內頂尖數百位藝術家攜手聯展,超過200件玻璃精品,綻放絢爛的藝術人文及城市風華,展期至10月10日。
 
  文化局表示,「新竹市國際地景藝術節」以風、旅行與聲光為元素進行規劃,「風的旅行」設置於後站區,「風是甜的」是由藝術家梁任宏設置的不鏽鋼風動藝術品,如人一樣的造型裝置雙手隨風擺動;「蕊之森」邀請「有用主張設計」與「建築繁殖場」團隊創作,以新竹市花杜鵑花花蕊發想,設置燈柱般的街道家具;「枕頭上的夢境」(Pillows)由美國地景藝術家布萊登‧孟洛(Brendan Monroe)創作立體透視的彩繪,在台鐵的舊房舍牆面進行美化;挪威街頭彩繪藝術家安德斯‧顏斯塔(Anders Gjennestad)創作「看啊!是巨人」(They Might Be Giants)在民宅上彩繪的人物逼真顛覆視覺,加上拉長的剪影,宛如處於時空靜止無重力的狀態;「聲光園地」由藝術家姚仲涵以聲光裝置點綴街角景觀。
 
  「歡樂派對」設置於1916園區至孔廟前廣場的周邊:藝術家林建榮擅長結合燈泡與雕塑創作「吹吹風」,可愛的人型坐立於麗池的涼亭上方,顯得童趣親人;蔡奇宏以精巧的程式設計互動燈光創作「Passing By」裝置於新竹公園旁的綠地上;「光譜原色時代」設於麗池水面,由藝術家蔡宜婷創作,透過折射將一道一道彩虹光束與池面波光相互輝映;吳耿禎作品「一句剪花詩」源自傳統民間剪紙藝術,擅長以多媒材並置空間,回應傳統美學的再創造可能;藝術家陳浚豪於玻璃工藝博物館外廣場設置「原來五百的故鄉在新竹」,於鏤空的大型貨櫃垂掛串珠,編織出具有遠近景深的梅花鹿與十八尖山的圖像。
 
  「春雪後」是藝術家游文富創作,以纖細的白色竹枝大範圍佈置於圓型廣場,宛如初春後雪景;「千光景」藝術家蔡坤霖於公園路旁的樹林以水管結合圖像裝置,讓居民可以重新認識家鄉。孔廟周邊有藝術家李承亮創作「時光旅行艙」充滿科幻感;藝術家莊志維的「裝置微光計畫」以雷射大型戶外光雕藝術的科技呼應孔廟的古典;藝術家林建志的雕塑「新竹太郎」,設計了台灣黑熊、梅花鹿與猴子的造型來回應動物園裡的動物明星們。
 
  記者會今天(27)日上午於新竹公園舉行,由沈慧虹副市長主持,與會貴賓包括市議員徐信芳、劉聲正、施乃如、及下竹里長莊子緩、公園里長林志雅等,為地景藝術節啟用共襄盛舉。
 
  文化局表示,希望透過一系列的藝文饗宴,讓新竹火車站後站的轉運站啟用與新竹公園百年慶典,以翻轉後站城市發展,開啟後新竹時代。相關資訊可上新竹市文化局網http//www.hcccb.gov.tw瀏覽,或上新竹市國際地景藝術節-後新竹時代臉書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