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登革熱疫情指揮中心顧問團 說明登革熱疫情現況與未來防治

記者:里報.tw 林家慶 / 臺南市 報導 發佈時間:2015-10-20 17:06:49

  【臺南訊】台南市登革熱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總顧問蘇益仁教授、陳錦生教授、黃基森教授、成大柯乃熒教授及莊坤達助理教授,今(20)日就專家學者參與台南市登革熱防疫工作以來,就整體疫情現況進行分析及提供之未來防疫策略召開記者會說明。蘇教授表示,台南病例數已持續下降,目前未來防疫策略在於防止第二波疫情於十月底至十一月間發生,以及全力不讓疫情過冬,因此目前防治策略為徹底清除孳生源、並以誘卵器佈放熱區尋找隱性孳生源加以清除,是未來防疫工作之重點。
 
  蘇總顧問強調科學防疫的重要性,他說明專業與科學是防疫工作的主軸,顧問團加入台南市防疫工作,就是透過科學資料的分析,提供策略協助市府決定防疫工作的方向,讓各單位人力物力等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效果,並檢視防疫成效,修正防疫SOP。他感謝台南市府在這次防疫上所展現的高效率,防疫工作均能如期如質完成,非常難能可貴。
 
  蘇總顧問說明,防疫視同作戰,如同作戰有戰情資料般,登革熱防疫亦透過GPS及GIS建立疫情資訊,從疫情資訊決定次日及下週防治策略,再做區里防治規劃,依照疫情分為:上昇區、重點區、熱點區、下降區及輕疫區,依各區情形不同決定用噴藥、孳生源清除或隱源區等不同工作方案,執行完成後進行確效、評估與稽核,這些結果成為新的疫情資訊及提供SOP修正方向,這就是目前台南防疫工作的標準作業流程。
 
  蘇總顧問進一步表示,科學防疫的重點,在於可以檢視防疫各步驟作為是否有效,可以讓許多外界的質疑獲得澄清,如日前媒體質疑噴藥擾民且是否有用,蚊子是否已產生抗藥性等?透過相關資料、噴藥濃度跟劑量的評估、噴藥器材種類的選擇及最近台南疫情在過去10、11月高峰期前病例數就開始下降的情形來看,可以知道噴藥是有效的,且藥效均可成功殺滅病媒蚊。
 
  另本次台南科學防疫更是率國際之先,和成功大學合作,利用大數據資料進行科學分析,一改以往於事後才能進行資訊分析的方式,即時提供疫情資訊分析結果,並於最近將大範圍的區塊防治改成2至5例即劃設小區塊進行化學防治,更有效地進行防治工作。蘇總顧問強調,目前台南的成果非常難得,是許多單位持續的努力、包括市民對於登革熱正確防治觀念和意識的成功建立,未來仍須持續進行相關衛教工作,防止疫情過冬。
 
  黃基森教授表示,登革熱防治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利用科學防疫,工作就能事半功倍;而登革熱防治光靠政府無法克竟全功,一定要全體市民動員,如何讓市民有正確防疫意識,就是政府與人民溝通的藝術。只有由下而上全體總動員,才能有效防治登革熱。
 
  黃基森教授說明,這次在台南登革熱防治方面,有關藥劑的部分,就目前成果來看噴藥是相當有效的,另外一個重點就是孳生源的清除,經過他實際的走訪,台南目前已經達到登革熱獲得控制的科學標準,但也建議某些老舊社區仍須持續列管,利用科學方法將病媒蚊密度仍偏高的地區壓制下來。
 
  陳錦生教授表示,這一次台南登革熱不同於以往,颱風多雨等因素造成疫情控制上的難度增高,加上因孳生源的清除,使得病媒蚊為了生存改變習性,移動至過去不可能會產卵的地方孳生。因此他強調,登革熱防治最重要的就是社區參與,家中哪裡有積水的死角住戶是最清楚的,市民一定要動起來配合市府政策,將家中各角落都孳清乾淨,才能真正有效杜絕登革熱的蔓延。
 
  成大柯乃熒教授表示,成大負有相當大的社會責任,除平日的教學研究工作之外,更需參與並投入防疫工作,因此從校長以降全體動員,作為校園防疫的示範校;莊坤達助理教授表示,透過數據化的資料顯示,噴藥在台南防疫上是有效果的,他希望透過今年資料的分析與建立,可以提供給相關單位作為台灣未來在登革熱防疫方法上的參考。
 
  蘇教授表示,本次登革熱在台南的死亡病例偏高,這部分不能和亞洲其他各國登革熱死亡病例數相互比較,因其他各國病患的年齡層均較本次台南登革熱感染的病患年輕,且糖尿病等慢性病患比例佔了死亡病例多數,這些都是未來台灣登革熱防疫及醫療上的挑戰。
 
  蘇總顧問最後代表顧問團向市府表達感謝,並表示目前初步報告已經完成,將提供給市府做為未來登革熱防疫工作的參考依據,並希望本次台南登革熱防疫的經驗,可以作為台灣甚至是國際對於登革熱防疫工作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