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共好東區觀光圈,東管處鼓勵業者提案推動跨域合作!拚品牌、拚創新、拚整合!提案最高補助50萬,歡迎業者踴躍提案
- 太麻里光雕音樂會全台唯一曙光場當海天一線遇見熱氣球,從太麻里迎曙光!
- 雲林縣新增大湖底賞螢棲地推動螢火蟲復育再邁一步
- 洪根深美術館下半年特展「自然,而然-漁人島山海計畫」由村落駐村工作坊開始
- 北埔、湖口幸福巴士通車滿足在地搭乘及觀光交通需求
- 親子同樂學水安 海口沙灘掀起夏日新風景 屏縣府攜手高科大推動水域安全 歡樂與知識並進
- 丹娜絲颱風過境陳其邁市政會議關心災後復原、馳援工作
- 打造全新質感購物場域!7-ELEVEN全台首間「LOFT select複合店」 8月1日高雄夢時代門市開幕 限時5天會
- 屏東夏日狂歡祭啟動 引爆暑假超人氣活動 蓮霧水豚香蕉熊 南國盛夏零下10度的清涼 陪你歡樂一夏
特色介紹
錦飛鳳傀儡戲劇團創立於1920年代,係承大陸泉州傀儡系統,戲偶造型較為渾圓,偶頭雕工精細,角色名稱分生、旦、北、丑(雜)四大行當,基本操作線有十四條(視戲偶動作略有增減)戲曲音樂是南管系統的泉州腔、傀儡調。
錦飛鳳傀儡戲劇團,原為布袋戲劇團,由創始人「薛朴」拜師學藝於大陸唐山的傀儡戲大師「蔡因」,幾年後習藝有成,即自組「錦飛鳳劇團」,以演布袋戲為主,傀儡戲為輔,由於「薛朴」掌中技藝不凡加上傀儡戲的宗教儀式性濃,各處競相邀請演出,因而名噪一時,當時人人皆尊稱「薛朴」為「朴師」。
現任團長「薛熒源」為第三代團長,從小跟隨父親南征北討到各地演出,耳濡目染之下頗有天份,十二歲起父親就開始傳授傀儡戲技藝,在民國八十二年時,其父病故,接下團長重擔,為不負家傳志業及傳統傀儡戲表演藝術之未來能有所成就,遂召集錦飛鳳原有成員及對傀儡戲劇團表演藝術有興趣之年輕摯友共組第三代的錦飛鳳傀儡戲劇團,除努力加強表演技藝之外,亦求教於文化界專業人士和藝界同仁,為求技精,更遠渡異域習藝,幾年下來,薛忠信的努力為錦飛鳳贏得聲譽,曾被邀請至電視節目上演出,在1990年代亦曾被文建會邀請至台灣北部表演,此後地方縣市政府邀約持續不斷,因此在台灣錦飛鳳已逐漸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不但獲【文建會】甄選為網路劇院表演團隊,且多次獲【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邀請,且在中正紀念堂的【台北燈會】中演出,並多次出國參與國際性文化藝術節的演出及交流,於89、90兩年度入選為【高雄縣傑出演藝團隊】,更加肯定「錦飛鳳」在表演藝術界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