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西港蛇燦生花‧旗遊金砂」開幕 黃偉哲邀大家趁連假來西港賞花旗木
- 2025年「夜探三仙台」活動開跑囉~歡迎大小朋友一起尋找三仙台的夜間精靈
- 春季限定「臺味因雄Pa」南市攜手PaGamO平臺推動文化學習新體驗
- 雲林社工深獲肯定!張麗善縣長勉勵社工夥伴,專業與堅持是社會最溫暖的力量!
- 2025愛您愛我愛社工嘉市社工幸福再加碼黃敏惠市長:守護社會安定的重要推手
- 「恆春旅遊購GO節」推出超狂千萬好禮! 來恆春半島住一晚 月月抽汽車、黃金與多項家電
特色介紹
遠自明鄭時期,漢人自台江內海(今之安平至鹿耳門一帶),溯航新港溪(今之鹽水溪),及其上游許寬溪(今之許縣溪)進入新豐里,墾荒聚落後,該地稱為「香洋仔」或是「小 香洋」,在明鄭氏台灣軍備圖記內就有小香洋民社之記載。
開拓「香洋仔」之居民為景仰關夫子聖德及祈求民安雨順,就建土屋葺茅茨堂宇供奉,以便朝夕膜拜,距今已有三百餘年。
根據清康熙五十九年(西元1720年)歲貢生陳文達編纂的台灣縣志卷九寺廟條云:「在新豐里關帝廟,偽時建」,偽時指明鄭時代。文中所指的「關帝廟」即現今關廟鄉的山西宮關帝廟。山西宮相傳源自於明鄭時期,至今已有三百餘年。與歸仁仁壽宮、歸仁保西代天府,稱作臺灣府城東門城外三大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