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屏東好物前進新加坡 廠商歡喜接單 滿滿商機無限大
- LaLaport台中 x MITSUI OUTLET PARK三據點 寵愛全台媽咪獻馨意,滿千送百回饋最高12%!
- 融合部落環教與文化永續臺東縣環保局3場次淨零綠生活體驗活動圓滿成功
- 台灣高鐵2025端午疏運加開127班次列車 4/30(三)凌晨起開放購票
- 2025神工傳藝-雲林縣北港藝陣文化季「神工藝境:北港藝閣文化特展」將於4月12日盛大開展
- 屏東縣海洋治理「五連霸」! 再度奪下海洋環境管理特優殊榮
特色介紹
遠自明鄭時期,漢人自台江內海(今之安平至鹿耳門一帶),溯航新港溪(今之鹽水溪),及其上游許寬溪(今之許縣溪)進入新豐里,墾荒聚落後,該地稱為「香洋仔」或是「小 香洋」,在明鄭氏台灣軍備圖記內就有小香洋民社之記載。
開拓「香洋仔」之居民為景仰關夫子聖德及祈求民安雨順,就建土屋葺茅茨堂宇供奉,以便朝夕膜拜,距今已有三百餘年。
根據清康熙五十九年(西元1720年)歲貢生陳文達編纂的台灣縣志卷九寺廟條云:「在新豐里關帝廟,偽時建」,偽時指明鄭時代。文中所指的「關帝廟」即現今關廟鄉的山西宮關帝廟。山西宮相傳源自於明鄭時期,至今已有三百餘年。與歸仁仁壽宮、歸仁保西代天府,稱作臺灣府城東門城外三大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