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大師攜手偏鄉小小創作師,共同開啟「2025高雄兒童藝術節—樂 高雄」
- 史前運動員現身說法?十三行「運動競化論」特展揭開骨骼中的競技密碼
- 融合部落環教與文化永續臺東縣環保局3場次淨零綠生活體驗活動圓滿成功
- 讓您的店成為臺北必買必逛的熱門品牌!2025「台北造起來」店家甄選!即日起至5月15日止開放報名
- 竹縣首場青年成家活動搖擺登場近百名警消與單身男女齊跳Swing助攻好姻緣
- 東南國中第35屆美術班畢業成果展即日起至4/6文化觀光處展覽館展出 歡迎民眾前往觀賞
- 「尋幽徑探古意-訪鱟村」,榮獲「2024第十二屆台灣景觀大獎」社區營造類佳作!
- 嘉義市「建城320+1智慧嘉義」首登智慧城市展!非六都最大展館呈現15項智慧治理應用
- 114年屏東環保防災PK戰 師生親子共學攜手行
- 高大師攜手偏鄉小小創作師,共同開啟「2025高雄兒童藝術節—樂 高雄」
- 史前運動員現身說法?十三行「運動競化論」特展揭開骨骼中的競技密碼
- 融合部落環教與文化永續臺東縣環保局3場次淨零綠生活體驗活動圓滿成功
特色介紹
朴子配天宮,是台灣著名的媽祖廟之一,座落於朴子開元路與光復路交叉口,是早年朴子最早發展的源頭,也被稱為全台唯一由媽祖建立的小鎮,歷史可回溯明清時間,留有明清時期歷任皇帝所留古董資產,朴子媽在台灣媽祖信仰中,相當重要,其中全台獨有求花生子的牡丹花,想生男孩求白花,想生女孩求紅花,聽說非常靈驗。
相傳配天宮創建於康熙26年,據說有位東石半月庄人士,林馬,篤信媽祖,每年均遠赴外地的媽祖廟參拜,由於旅程十分艱辛,因此這年他決心自湄州迎回媽祖神像在自家中祭拜。迎回神像的回程,林馬經過朴子溪南岸朴樹下的茶棚,便歇腳休息,而附近居民得知此事,商請停留幾天,讓民眾可以參拜媽祖,可是數日後,當林馬欲啟程返家,神像卻變得沉重無法移動,擲筊問卜之下,神明表示永遠鎮守在此,於是民眾隨即搭建小廟祭祀;剛好廟旁有棵樸樹,所以作為廟名,稱作「樸樹宮」。之後聚落以本宮為中心向外發展,故朴子舊稱「樸仔腳」,即是得名於此。
「樸樹宮」後來更名為「配天宮」,原因年代眾說紛紜,根據較可信的說法是:同治4年(1865)重修工程落成時,廟方董事將廟名取意「配享千秋馨香、功參天地造化」而更名。 配天宮由於香火鼎盛,歷年來修建不斷,最早是在康熙54年擴建中殿和拜殿,乾隆、嘉慶乃至於同治年間,約每隔半世紀即進行修建。乃至於日治時期(1915) 的第四次修建,據信是由漳州名師陳應彬主持,採用「對場作」的方式,並首開日本官方之補助台灣廟宇修建之例。二戰後較大的變動有:民國36年重修後殿、新建了鐘鼓樓;民國64~66年興建香客大樓;民國70年改建東西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