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水古蹟博物館加入荷蘭商館文化遺產聯網與9國18處展開國際交流
- 8/20、8/21連續兩場「無人機X熱氣球光雕音樂會」旺福、理想混蛋接力登場嗨翻鹿野高台
- 臺東TPASS送「超可愛」限量icash紀念卡!數量有限歡迎符資格者踴躍兌換
- 雲林縣政府文觀處展覽館導入智慧機器人開啟導覽服務新變革
- 《誰家的毛毛蟲在唱歌呀!》繪本新書發表會 佳義國小孩子用畫筆 展現族語與土地的連結
- 屏東攜手醫院推「護理人力補助專案」 人力缺口逾400人已招募近半 月收入平均提高13%以上
特色介紹
天公壇起源自古代皇帝祭天的天壇,因而民間祭祀玉皇上帝均稱天公壇。朴子天公壇主要奉祀主神為玉皇上帝,原先只有奉天公香火之爐,之後領旨才恭塑玉帝金身。天公壇前身為奉祀蘇府千歲的蘇王廟,立廟於朴子魚仔市,是庇佑先民渡海來台故起源甚早。但因日治時開闢新興街(今之中正路),以致廟宇被毀,後每年擲筊選定的爐主輪流奉祀於私宅,正月初九天公生時,並在光復路與中正路口搭棚舉行祭典。
後信徒在今「天公壇」現址前方遷建一磚造小廟,因神威遠被、恩霑里巷、信士日增,未幾新殿又不敷使用,才進行改建,民國41年動工,44年大致完成,舉行開光大典。後逐年整飾,民國七十年完成前殿才有今日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