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5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竹縣小將斬獲7獎大放異彩
- 夏至藝術節最強卡司!唐美雲、許秀年、小咪、王金櫻四大名角同台飆戲《天鵝宴》8/30雲林表演廳獨家上演
- 2025臺南七夕嘉年華—巷仔Niau尋貓計畫浪漫啟動
- 縣府團隊施政得獎連連縣長張麗善:雲林正邁向「台灣最宜居、最具永續力的縣市」
- 「佛光山2025國際青年佛學夏令營-六龜公益之旅」30位青年參訪新威森林公園 茂管處熱情接待
- 114年雲林縣美術協會會員聯展 8/16起文化觀光處展出
特色介紹
天公壇起源自古代皇帝祭天的天壇,因而民間祭祀玉皇上帝均稱天公壇。朴子天公壇主要奉祀主神為玉皇上帝,原先只有奉天公香火之爐,之後領旨才恭塑玉帝金身。天公壇前身為奉祀蘇府千歲的蘇王廟,立廟於朴子魚仔市,是庇佑先民渡海來台故起源甚早。但因日治時開闢新興街(今之中正路),以致廟宇被毀,後每年擲筊選定的爐主輪流奉祀於私宅,正月初九天公生時,並在光復路與中正路口搭棚舉行祭典。
後信徒在今「天公壇」現址前方遷建一磚造小廟,因神威遠被、恩霑里巷、信士日增,未幾新殿又不敷使用,才進行改建,民國41年動工,44年大致完成,舉行開光大典。後逐年整飾,民國七十年完成前殿才有今日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