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0就博會+青年領航媒合30家知名企業提供超過1900職缺
- 屏東夏日狂歡祭冰宮太夯竟出現黃牛票 縣府籲請民眾勿轉售票券以免觸法受罰
- 蘇打綠、孫燕姿、韓國人氣樂團八月高雄接力開唱高市府攜商圈夜市迎追星歌迷
- 玻璃藝術的對話與共鳴——《同頻共振》玻璃創作聯展 即將於高雄文化中心至真三館盛大登場
- 展現同島一命相互扶助精神 陳其邁表揚同仁不畏辛勞馳援外縣市災害復原工作
- 縣府串連四特色商圈舉辦主題購物趣縣長張麗善邀全國民眾體驗雲林商圈魅力
特色介紹
天公壇起源自古代皇帝祭天的天壇,因而民間祭祀玉皇上帝均稱天公壇。朴子天公壇主要奉祀主神為玉皇上帝,原先只有奉天公香火之爐,之後領旨才恭塑玉帝金身。天公壇前身為奉祀蘇府千歲的蘇王廟,立廟於朴子魚仔市,是庇佑先民渡海來台故起源甚早。但因日治時開闢新興街(今之中正路),以致廟宇被毀,後每年擲筊選定的爐主輪流奉祀於私宅,正月初九天公生時,並在光復路與中正路口搭棚舉行祭典。
後信徒在今「天公壇」現址前方遷建一磚造小廟,因神威遠被、恩霑里巷、信士日增,未幾新殿又不敷使用,才進行改建,民國41年動工,44年大致完成,舉行開光大典。後逐年整飾,民國七十年完成前殿才有今日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