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市府114年度約聘(僱、用)、臨時人員統一招考 自4月2日至4月9日受理報名
- 高雄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登場 高醫融入最夯微型展 縮小版【超高速檢體自動傳送系統】吸睛
- 列車到站顯示站名及轉乘資訊北捷重視各界意見持續滾動檢討管理
- 黃敏惠市長率團參訪微軟及智慧城市展科技驅動嘉義市數位再造!
- 玩科學、學知識!饒慶鈴推動科學教育扎根臺東科展嘉年華展現學子潛力
- 東南國中第35屆美術班畢業成果展即日起至4/6文化觀光處展覽館展出 歡迎民眾前往觀賞
特色介紹
據鳳山縣誌記載:「乾隆六年李殿於萬丹街建福德祠﹐同治十年李九朝修。」 到了日據時代才由原來廟址,搬到目前的位置其用意是為了擋路沖,以護佑萬丹,萬丹中街曲折迴繞,各家商店生意興隆就靠福德正神的保佑,現址也是早期先民拓殖萬丹的「街呢」,所以土地公廟的木匾才寫「萬安古地」。
萬丹在早期指的是中街一帶地方,而萬丹二字為平埔族的翻譯名稱,清末時期為街仔頭,意即以物易物、商船買賣、交易之處。故「萬安古地」指的是此處是古代的萬丹街,移民日漸增加之後逐漸形成的小市集。萬安古地土地公廟建於萬丹的街弄中,於清朝乾隆時期所建,並在清同治時期修築。土地公廟在萬丹的迂迴街弄中,扮演著鄰里及商家間心靈的依託之地,並還有保佑附近商家生意興隆的作用。雖然隱身於古巷中,卻是香火旺盛。廟裡擺放許多土地公像,面容慈祥的土地公掌管村鄰裡的大小事,生意人祭祀以祈求生意發展。土地公廟的正門藍底金字的匾額鄭寫著「萬安古地」,顯現出萬丹這座土地公廟的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