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共好東區觀光圈,東管處鼓勵業者提案推動跨域合作!拚品牌、拚創新、拚整合!提案最高補助50萬,歡迎業者踴躍提案
- 傳統文化變好玩!屏東黑鮪魚季掀起數位集章熱潮
- 青年事務諮詢委員會啟動「人本交通擦亮雲林」行動方案邀請民眾8/30擦亮雲林
- 「敢衝敢飛 青年起飛」 全國火箭競賽決賽啟動誓師,屏東奠定台灣太空發展新基地
- 關西五行粄食節7/27登場 相約品嚐繽纷米食、體驗客庄風情
- 百位青年齊聚半島,凝聚太空創生能量 「2025半島青年創生論壇」盛大登場
- 屏東金牌觀賞魚驚艷登場 暑期最強親子生態展演在屏東農業物產館 四大主題週末 × 三大展售主題區 × 國際高峰會熱烈開展
- DREAM PLAZA 7/25 GrandOpening
- 後疫情時代「以醫帶產」 高醫攜手台灣智慧醫療產業深耕越南醫衛合作
特色介紹
在鄭成功據台以後,佛、道教文化隨著漢人墾殖而傳入內門,當時移民習慣,大都將家中原供奉神像或香灰,隨同隨帶來台,家鄉神明成為遊子在海外打拚的精神支柱,當時有郭家四兄弟與母朱氏渡海移居內門(次子元欽、三子元樞、四子元興、五子元章),從家鄉奉迎三尊觀音菩薩神像同來,先在當時內門最興盛中埔番子路一帶落腳,後來逐漸發展而分枝。元欽奉迎大佛祖移居東勢埔,元樞、元章奉迎二佛祖遷往石門坑,四子元興留在番子路奉祀三佛祖。
郭元興將觀音佛祖安奉在家中廳堂內,早晚燒香祭拜,雍正十年,某天清晨燒香時,香爐竟然不見了,遍尋不著。幾天後,才在今內門紫竹寺寺址的石榴樹三叉枝上發現,令人詑異的是,爐內依舊香煙裊裊,香火未熄。
經郭元興請回後,香爐再次不翼而飛,又再次在寺址的石榴樹三叉枝上發現,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這個神奇的現象,終於引起庄民注意,大家議論紛紛,最後由當時分駐羅漢內門的台灣縣丞葉文炳提議請示神意:以石榴樹處為香火地,郭氏獻佛,庄民共同建寺。庄民聞悉,熱烈響應,依據台灣縣志記載,殿宇工程在隔年的雍正十一年(西元一七三三年)就完成。
廟宇完成後,信徒公議應將大佛祖、二佛祖迎回同祀,結果在東勢埔的大佛祖請回,但坐鎮石門坑的二佛祖,因當時漢人進入該地開墾,時常與土番發生爭鬥,地方擾嚷不靖,當地民眾不肯讓二佛祖離去而作罷。
觀音佛祖原本只是郭氏家族的保護神,因「飛爐」神蹟顯赫而由庄民共同出資建寺,更因神威遠播,南北信徒慕名前來參拜者日眾,內門紫竹寺已成為全省最具歷史與規模的「觀音媽廟」。
內門紫竹寺不但是內門區的信仰中心, 也是全省觀音信仰的中心寺廟,每年農曆二月十九佛祖誕辰日、六月十九佛祖得道日、九月十九佛祖出家日,來自南北各地的香客,絡繹不絕,尤其以二月十九日佛祖誕辰最為盛大熱鬧,這一段香期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平時寧靜的 內門區,這時全鄉幾乎沸騰起來。
內門紫竹寺建廟至今,經過五次重修,分別在乾隆十七年,嘉慶十九年,光緒九年及民國十七年。直到民國五十七年七月廿三日,信徒代表大會認為香客與日俱增,現在寺宇已太擁擠,而且建築物久經風吹雨蝕日曬,已顯破舊不堪,因此決議重建。公推黃承城先生為重建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理人游讚芳先生為副主任委員,負責重建工作。
今日所見巍峨大廟,是民國五十八年七月廿九日(農曆六月十六日)卯時動土興工,群山屏障,頗具靈氣。
資料來源:內門紫竹寺 http://www.nmzizhusi.org.tw
資料來源:內門紫竹寺 http://www.nmzizhusi.org.tw
其他景點
八老爺車站-乳牛的家
2021-06-04 9876
乳牛的家位於牛奶故鄉柳營,原本是酪農戶,後來近年轉型為觀光牧場與餐廳,是親子休閒的好去處。... (繼續閱讀)
地址:臺南市柳營區八翁村93之138號 pl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