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將軍區紅蘿蔔木棉爭鮮搶豔同樂會」黃偉哲邀來將軍品嘗胡蘿蔔賞木棉花
- 廣納創意興建竹縣美術館 楊文科率隊「許文融美術館」取經
- 台灣觀光100亮點台東5大景點入選!結合熱氣球及最美星空音樂會展現觀光魅力
- 全球台灣客家聯合總會長交接 盧市長出席祝賀:讓世界看見客家的力量!
- 7600名跑者齊聚臺南關廟 黃偉哲為2025大亞旺萊馬拉松起跑鳴笛
- 美國傳奇樂團、日韓巨星、亞洲歌神同週末高雄開唱市府商圈夜市優惠券、鹽埕集章活動助攻演唱會商機
特色介紹
美濃天后宮,佔地五百餘坪,座落於美濃鎮瀰濃里永安路,坐北朝南前臨美濃溪、羌仔寮溪及竹子門溪三條河流會合處(又名三洽水)的美濃天后宮,是當地民眾宗教信仰中心。
美濃天后宮媽祖金身,已經有160多年,相傳是西元1862年彰化地方領袖戴潮春抗清行動時,六堆右堆瀰濃庄居民李龍清、李鳳清率右堆三百餘名義勇軍前往台南府城救援,因感念媽祖娘娘的庇佑,因而報請當請府台大人允予將三尊媽祖娘娘金身請回瀰濃奉祀。過去160年來,媽祖娘娘的三尊金身就一直安置在瀰濃庄的民宅內,極受到地方民眾的景仰奉拜。
甲午戰爭後,清廷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及澎湖割讓給日本,日本積極在台澎地區開始推動皇民化的天皇統治,日本人更惡意四處破壞廟宇及毀神尊,為了避免媽祖娘娘的金身受到損毀,信徒暗地裡將其所奉祀的媽祖娘娘金身,移駕到目前廣善堂興建前的草寮暫時奉祀,默默的敬拜。但是另外兩尊的金身則下落不明。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撤離台灣後,傳統的民間信仰才得以重見天日的持續推動。
直到了民國四十二年,才正式建廟,成千上萬的信徒受到媽祖娘娘的感召而至,美濃天后宮名不虛傳的成為好山好水的美濃重要宗教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