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林縣萍風藝術學會114年會員聯展 8/1~8/13文化觀光處展覽館2樓展出
- 臺東縣警局、刑事警察局結合臺東縣政府「2025熱氣球嘉年華」活動熱氣球帶著反詐標語升空識詐觀念同步起飛
- 梁松岱「掃葉山房書法展」7/5-15文化觀光處展覽館1樓展出
- 局長蔡燕明親臨關山分局聯合勤教 頒贈榮退巡佐紀念匾並慰勉執行熱氣球及投(開)票維安勤務同仁之辛勞
- 屏東金牌水產「爸氣限定」登場-台南晶英酒店×型男主廚聯手獻藝 打造父親節極致盛宴
- 亞灣再升級!香蕉碼頭迎AI科研團隊進駐 都發局:打造科技與人文交融新半島
特色介紹
天后宮創建於明鄭時期,係西元1661年隨船護佑鄭成功舟船來台,所以有開台天后之稱,直接承襲湄洲媽祖香火,是台灣本島最早的媽祖廟。
媽祖因助鄭軍平臺有功,倍受鄭軍官兵及安平民眾尊崇,於明永晉廿二年(1668年)在安平鎮渡頭建廟(今石門國小內),稱為「安平天妃宮」。當時是以官廟地位受祀,香火鼎盛。在清兵入臺以後,將安平天妃宮視為偽廟,而將寧靖王府改建為天妃宮,且列入祀典,當時全臺只有赤崁稱天后宮(含大天后宮),安平天妃宮的地位因此一落千丈,政府上備受清廷貶抑,直到清光緒年間在船政大臣沈葆的奏薦下,獲清帝御領「與天同功」匾,其地位得以大天后並列。
光緒廿一年,清廷將臺灣割讓給日本,日據時代日軍在安平天后宮廟堂內大肆屠殺黑旗軍,血染廟堂,宮廟因此而廢墜,原祀奉於廟內神像,被迫分祀於安平六角頭之廟宇,大媽與配祀宮娥祀於海頭廣濟宮;二媽與千里眠順風耳寄祀於十二宮之三霝段,後因廟宇狹窄,移於港仔尾靈濟殿;三媽初為西龍殿得鬮,後祀於妙壽宮。
直至民國五十一年五月,安平地方人士始重組管理委員會重建安平開臺天后宮,由前市長辛文炳主持動土典禮,建成之日立燈篙建醮並舉行繞境祈福遊行,前來熱鬧的各廟宇神轎、旗隊及參觀民眾將安平大小街道擠得水泄不通,安平六角頭之居民亦都設宴款待各地親友,為地方百年難得一見的盛況。不料民國七十九年的一場大火,又令宮廟毀於一炬,廟內珍貴文物損失不小,所幸鎮宮之護軍媽祖分毫未損,坐椅雖燒成木炭,但身上衣物完好,實為神跡顯靈,在地方人士大力奔走下,重建宮廟,恢復昔日之舊貌。
其他景點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
2021-01-14 13048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是位於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旁的史前博物館,佔地約2.44公頃,目的是保存、展示南科考古遺址出土的文物。建築由姚仁喜設計興建,為地下1層、地上4層的建築物,樓地板面積... (繼續閱讀)
地址:臺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10號 place安平定情碼頭德陽艦園區
2021-01-14 12297
以「德陽艦」為主角的軍艦博物館,是安平港最吸睛的焦點,也是全台唯一的軍艦博物館。在台服役近30年的德陽艦,於2009年卸下保衛國家的使命,正式停泊安平海港並轉型成為賦予教育意義的軍艦博物館,不但是軍... (繼續閱讀)
地址:臺南市安平區安億路115號 pl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