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展新北市工務局表現亮眼吸引外媒報導多國外賓也關注
- 2025高雄智慧城市展 高雄AI智慧城贏得國際機構與企業青睞,為高雄創跨國商機
- 玩科學、學知識!饒慶鈴推動科學教育扎根臺東科展嘉年華展現學子潛力
- 「簡單的幸福‧PureHappiness」臺南文化中心開展 黃偉哲邀請觀展支持藝術創作
- 2025臺南新藝獎19位新銳藝術家開展黃偉哲:支持年輕人讓藝術工作不寂寞
- 高雄東高漫遊新去處兒童節連假「旗糖小螞蟻遊樂園」邀民眾開心過節
特色介紹
保安宮主祀保生大帝、天上聖母,據廟志記載,保生大帝之金身係來自泉州府同安縣的白礁(今福建省龍海市),於明鄭時期傳入。
保安宮創建於清嘉慶元年(1796),舊廟原本坐落於大道公營(今安定區蘇厝里南五百公尺處「宮九堀」附近),由於大帝神威顯赫,化及萬方,香火鼎盛,信徒絡繹不絕。清同治元年(1862)6月間,發生大地震,聚落受創嚴重,廟宇亦因地震倒塌,庄頭逐漸式微,當時地方耆老不忍見此情況,遂大力倡議並發起由十八庄頭,包括胡厝寮、崁頭、百二甲、西衛、林厝、後堀潭、蘇厝、鄭拐等「頂八庄」與沙崙、中崙、六塊寮、大同村(昔日之牛肉寮)、港口、許中營、油車、港仔尾、下洲仔、領寄等「下九庄」等庄頭共謀重建。然因大道公營已不適合再建廟,便以擲筊方式擇定建廟地,原由油車庄得之,但油車庄民因感地狹人稀,恐無力負擔日後祭典經費,幾經協議,決定重建於直加弄庄。於同治3年(1865)新廟重建完戎。
其後,日治時期大正3年(1914)與昭和6年(1931),分別擴大規模重建與重修。
戰後,民國35年、民國61年重修,至民國75年因廟地所有權順利取回,加上廟宇老舊,遂拆除重建,民國81年竣工落成,入火安座,成今日之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