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屬中心多項創新技術亮相 2024 TASS 展 攜手產業共創綠色轉型新未來
- 「浪子回頭—終結流浪的101種可能」展覽新北動保處與台灣懷生相信動物協會合作辦展
- 時尚造型科發揮所長展現專業,受邀至台北國際造型藝術節擔任造型設計師!
- 雲林縣府偕同劍湖山世界舉辦大量傷患應變演練打造旅遊安全環境示範城市
- 參與代天宮池府千歲聖誕祝壽揭匾儀式 陳其邁細數哈瑪星在地文史 期盼迎向下一個百年
- 2024陸羽盃客家茶飲暨茶餐料理競賽 大展綠色餐飲創意
特色介紹
義民爺源於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 林爽文之亂,各地天地會會黨響應,攻陷中南部各要隘城堡,並向北攻擊竹塹地區,當時桃園新竹一帶的粵籍居民,紛紛組織民兵,以保護地方安寧,次年清廷派福康安來臺剿亂,並利用民兵助戰,夾攻林爽文,至乾隆五十三年(1788)始平。戰亂期間士紳林先坤、劉朝珍等人,目睹各地死傷慘重,於是撿集遺骸準備運葬中壢,但車至新埔枋寮時,牛車拒不前進,於是將骨骸葬於新埔,並於平亂後(1788年)集資建祠於墓前,並合祀三山國王等神,以慰亡靈。隨後奏請清高宗御題「褒忠」,因而名之為「褒忠祠」。乾隆五十六年(1791),桃園宋屋廣興庄總理宋廷龍,感佩義民軍的壯烈犧牲,而於平鎮創建「義民亭」,供桃園一帶信士參拜,以彰顯義民的忠烈。清咸豐七年(1857),由總理宋寶雲募捐增建前堂及兩廊,並勒碑為記,名「褒忠祠」。民國三十年(1949),中壢平鎮十三庄人士,樂捐重建成為今日所見面寬五間、兩進加兩護龍的大廟,並刻義民爺神像,受信徒祭祀。
交通資訊
中山交流道-->斗南交流道下-->北港鎮-->中山路-->旌義街-->義民廟